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食品 – 盆菜
盆菜是廣東一帶一種很獨特的飲食文化,香港新界圍村的原居民視它為傳統食物。盆菜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盆菜歷史的源頭相傳與古化士兵將領逃亡有關。當時他們逃難至現時深圳一帶,由於天色已晚,而眾將士又飢腸轆轆,當地村民同情他們,用僅存的豬肉、蘿蔔,加上現捕的魚、蝦造飯,但卻找不到足夠的器皿盛載食物,只使用木盆把菜餚放在一起,發展成盆菜。從此之後,每逢大時大節,村民都會享用盆菜。而現時新界原居民祭祖時的「食山頭」亦以盆菜為主。 盆菜的用料會根據不同地區和人民的口味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會包括芋頭、大白菜、冬粉、包菜花、西蘭花、蘿蔔、枝竹、魷魚、豬皮、冬菇、雞、鯪魚球和炆豬肉。 盆菜的食物會按一定的次序一層疊一層地由上至下排好。上層會放些較名貴和需要先吃的東西,例如雞及大蝦;最下層則放些容易吸收湯汁的材料,例如豬皮和蘿蔔。吃盆菜的時候,會由上至下逐層逐層吃下去。 隨著香港人對食物要求的提升和盆菜的普及化,現時於香港有售的盆菜由最家常的幾百塊到極盡奢侈的近萬元均有捧場客,當中差別其實不大,都是大魚大肉大堆頭,面層滿舖的材料通常都是所謂主題項目鮑參翅肚,而較大眾化的主要是燒肉切雞大蝦扣肉一類最典型的祭祖食材。至於底層部分通常是人見人愛的豬皮、蘿蔔,芋頭、枝竹和黃芽白之類。而盆菜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視乎當中的醬汁是否渾然天成融為一體。 所以說過新年怎能沒有盆菜?一大群人圍著熱烘烘的盆菜,一層一層的吃下去,擠擁而又歡樂,為新年這個節日增添更多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