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ing 飲食

香港特色茶餐廳

來到香港不得不嘗試的當屬最具特色的茶餐廳,林林總總的茶餐廳各具特色,去茶餐廳也是香港本地人的最愛,這次介紹的茶餐廳布置和食物都偏向懷古風,還沒有挑好去那家茶餐廳醫肚子的您,不妨試試看推薦的這兩家。 有著本土情懷的十字冰室,店鋪以白色為主調,店鋪門前的十字冰室霓虹燈,打卡必影!就連洗手間設計都十分用心,用了鐵閘裝飾和貼滿街招的牆身,一定要拍照留念。 十字冰室 推薦菜式:新鮮脆皮菠蘿包,夾著熱辣辣十字牌牛奶炒滑蛋及香濃沙嗲牛肉,口感層次豐富;懷舊花生西多士更是不得不試,粒粒花生醬倍增了西多士的口感。 地址: 1)西營盤高街48-78號恆升大樓12號鋪 2)旺角亞皆老街102號The Argyle地下G01號鋪 3)九龍灣牛頭角道77號淘大商場三期戲院大樓地下 4)銅鑼灣禮頓道64號禮賢大廈地鋪 老鳳冰室 為主題茶餐廳,以懷舊場景做賣點,務求讓大家隨時都可以找到拍照的打卡點。搶眼的招牌,舊式電影海報,餐牌設計成郵件的模樣,放入一個帆布制的信箱內,漱口盅內裝的是糖等,每一樣都十分有特色,很有心思。食物頗有特色, 最驚喜要算波波冰鎮奶茶、波波冰鎮咖啡,球形冰塊是以奶茶或咖啡冷凍而成,混入飲品同喝,既可保持冰凍,又沒有普通冰塊因溶解而愈飲愈淡的問題。 地址:深水埗基隆街216號地鋪 照片來自網頁

小飛俠的夢想世界 – Jerry C

「斜杆青年」Jerry C謝利 夢想的支撐點。 謝利 – 香港著名八十后旅游節目主持人。 游歷過50多個國家,逾700個城市,謝利喜歡透過文字與相片分享絕美風光、慢活節奏、濃厚的人情味與歷史文化。 「我會形容自己為『slash—斜杆青年』,就是一個人有多重身份。」擁有濃眉大眼的謝利自信滿滿的介紹自己。謝利是一位香港網紅,喜歡在社交平台分享旅游見聞。此外,他也會定時到家裡經營的點心大排檔波記點心,同家姐一起打點大小事務。 想要營運波記咖啡的決心源於謝利的兒時回憶。小時候謝利的爸爸會在他上課前,買一份叉燒腸粉給他當早餐,平日上茶樓也會叫一籠枝竹牛肉球,再加一點「喼汁」,剪開六份,酸酸甜甜的牛肉塊很是開胃,這兒時留下來的味覺一直陪伴著他。隨著年紀漸長,謝利發現一些隨他長大的老店都不能抵抗時代變遷而被淘汰,一家又一家他熟悉的小店都倒閉了。他不希望這些懷舊和傳統的事物都變成逝去的回憶,因為這些都是他生活的原點,也是一個社區保留特色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傳統」對謝利有一種不可言喻的魅力,一面驅使他游歷四方,一面驅使他補拾傳統的碎片,即便謝利經常出國旅游,他也不忘尋找當地的百年老店,抓住文化的根源。「香港人貪圖新鮮感,又常常回味醇香的傳統,來回折返的。」浪子在外待久了倦了,便歸來;在家待久了倦了,便流浪去。「波記咖啡」是他的歸宿,而當一名緊貼潮流的網紅讓他可以用新的觀點看舊的事物,「傳統」是謝利追求夢想的支撐點。 寫在最后,我依然記得訪談期間顧客穿梭於店鋪的畫面,有的是拿著地圖特意來訪的新顧客,有的是甫一進來打個手勢,自己找位置做,自己倒茶的熟客。謝利和顧客都為「傳統」來,為「傳統」去,他對夢想的堅持和對生活的熱情還不足以成為世界的回響,但足夠輕輕叩入我們的內心。 關於「夢想世界」 「做人如果沒夢想,跟咸魚有什麼分別?」相信看過周星馳的電影都會知道這句對白,有時候感覺在香港卻是反過來—夢想跟咸魚一樣又干又咸,沒人想講,也沒人想聽。追夢者抵不住香港的現實,慢慢地就連夢想也不敢追,也不敢有。 可是,總有一群很笨,很傻的人,受不了內心被那種如同螞蟻咬的感覺,隻能隨著初心,作為一個追夢者;他們願意分享,我也願意聆聽他們的故事,把他們的故事分享給別人的時候,似乎又能觸動到讀者,讓他們反思自己的夢想。 或許,香港人並不是不喜歡講夢想,而是我們需要用人物、用故事、用最實際的行動告訴大家,夢想該是怎樣,相信大家就會願意聆聽。我也有個夢想,那就是希望大家願意聽,聽我訴說別人的夢想。而夢想就在這個專欄發生,我會訪問身邊追夢的朋友,為各位讀者,帶來一個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食品 – 盆菜

盆菜是廣東一帶一種很獨特的飲食文化,香港新界圍村的原居民視它為傳統食物。盆菜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盆菜歷史的源頭相傳與古化士兵將領逃亡有關。當時他們逃難至現時深圳一帶,由於天色已晚,而眾將士又飢腸轆轆,當地村民同情他們,用僅存的豬肉、蘿蔔,加上現捕的魚、蝦造飯,但卻找不到足夠的器皿盛載食物,只使用木盆把菜餚放在一起,發展成盆菜。從此之後,每逢大時大節,村民都會享用盆菜。而現時新界原居民祭祖時的「食山頭」​​亦以盆菜為主。 盆菜的用料會根據不同地區和人民的口味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會包括芋頭、大白菜、冬粉、包菜花、西蘭花、蘿蔔、枝竹、魷魚、豬皮、冬菇、雞、鯪魚球和炆豬肉。 盆菜的食物會按一定的次序一層疊一層地由上至下排好。上層會放些較名貴和需要先吃的東西,例如雞及大蝦;最下層則放些容易吸收湯汁的材料,例如豬皮和蘿蔔。吃盆菜的時候,會由上至下逐層逐層吃下去。 隨著香港人對食物要求的提升和盆菜的普及化,現時於香港有售的盆菜由最家常的幾百塊到極盡奢侈的近萬元均有捧場客,當中差別其實不大,都是大魚大肉大堆頭,面層滿舖的材料通常都是所謂主題項目鮑參翅肚,而較大眾化的主要是燒肉切雞大蝦扣肉一類最典型的祭祖食材。至於底層部分通常是人見人愛的豬皮、蘿蔔,芋頭、枝竹和黃芽白之類。而盆菜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視乎當中的醬汁是否渾然天成融為一體。 所以說過新年怎能沒有盆菜?一大群人圍著熱烘烘的盆菜,一層一層的吃下去,擠擁而又歡樂,為新年這個節日增添更多暖意。